脚趾甲发黄增厚?一招教你自查!
来源:南京肤康皮肤病中医研究所
脚趾甲从原本的粉嫩透亮变得暗沉粗糙,甚至出现分层、脱落,这种变化不仅影响美观,还可能隐藏健康隐患。许多人误以为只是“指甲变脏”或“年纪大了”,实则可能是真菌、外伤或代谢问题引发的甲病变。学会在家自查,能帮你尽早发现问题,避免症状加重。
自查三步法:细节里找线索
观察甲板颜色是关键。正常指甲呈淡粉色,若出现均匀或斑驳的黄色、灰白色,甚至发黑,需警惕真菌感染;用棉签轻压甲面,若质地变脆易碎,或甲下堆积碎屑,可能是真菌分解角质的结果;对比健康指甲与问题指甲的厚度,增厚超过1.5倍,且边缘翘起、与甲床分离,往往是真菌繁殖的典型表现。
常见诱因:从生活习惯到身体信号
真菌偏爱潮湿环境,长期穿不透气的鞋袜、共用指甲剪或去公共浴室赤脚行走,都可能让真菌“趁虚而入”;指甲外伤未及时处理,如被重物砸伤、修剪过短,会破坏甲板屏障,增加感染风险;此外,免疫力下降、血糖波动或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,也可能削弱身体对真菌的抵抗力,导致指甲异常。
居家护理:温和改善是关键
保持足部干燥是基础。每天用温水泡脚10分钟,擦干后涂抹含茶树油或薄荷成分的护足霜,抑制真菌滋生;修剪指甲时用专用工具,剪成平直形状,避免过短或圆弧形,减少甲沟损伤;选择透气性好的棉质袜和透气的鞋款,定期用紫外线灯照射鞋内,杀灭残留真菌。
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脚趾甲发黄增厚若伴随甲板萎缩、疼痛或异味,可能已发展为中重度感染,需及时就医排查诱因。居家自查与护理能辅助改善症状,但若指甲出现严重变形或影响行走,建议结合身体状况综合调理,避免延误恢复时机。